欢迎光临江西时报!

今天是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央广财评|扬自主创新之帆 推动中国造船业“远航”

乘风破浪,向海图强。从最初的散货船,到如今的大型邮轮,中国造船业正全速驶向潮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

进入2023年,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2023年1-5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6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7.3%。截至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作为船舶工业最高水平的象征,2023年6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出坞,标志着我国将摘取造船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拥有顶尖造船技术水平且能够自主完成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这三颗“明珠”建造水平的国家。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中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大邮轮是中国由全球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

2017年12月,由我国研制的全球第一艘智能船舶“大智号”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智能船舶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19年7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并奔赴极地,该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2019年12月,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海洋国防事业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彰显了中国的制造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极大提升……

大国崛起,必经略于海洋。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部署“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造船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船舶重工考察时强调,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建大坞、造大船,让中国制造的船舶在全球扬帆远航、乘风万里,是几代中国造船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多年来,从跟跑到领跑,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造船行业发展诠释出了海洋建设的“中国速度”,彰显出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

向海而兴,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实现中国由船舶制造大国向船舶制造强国的迈进,我国造船业必须跟上技术迭代的步伐,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新作为、大作为,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主动转型升级,加快研制面向船舶工业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扎实推进造船强国建设。(央广网评论员 于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我将订购3000台……”“合作愉快!”5月1日,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现场,一款双屏桌面翻译机与国外采购商的实时对话,吸引了众多观展者围观,一位外商当场“下单”了3000台。从“展品”变“商品”“您可以使用[全文]
    2025-05-05 22:11
  • 中国原创性教材建设推出首批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出版并在40余所高校试用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有关部署,教育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编写的2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于20[全文]
    2025-04-02 12:39
  • 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经济观察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持续发酵。4月1日下午,驾驶员的父亲告诉经济观察报,3月29日晚,他的女儿驾驶小米SU7,与两位同学从武[全文]
    2025-04-02 12:21
  •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20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建成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个性定制、柔性生产、虚拟制造、智慧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孕育发展。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智能制[全文]
    2024-12-21 02:0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西时报 jx.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